盛世兴业 共享成长——访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本着为金融体制探索路子,中央决定恢复和组建一批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福建等地先行试点。在此历史背景下,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福建兴业银行)于1988年应运而生,成为国内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十八年后,兴业银行迎来了A股市场公开上市,进一步打开强劲发展的广阔空间。十八年的成长故事吸引我们去品味、去思索;面对新的形势,兴业如何继续赢得发展更普受关注和期待。为此,该行董事长高建平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快速健康发展持续良好回报

记者:近年来,兴业银行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迅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性银行跻身全国前十大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可谓是“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请您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高董事长:近几年,积极把握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金融加快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本行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商业银行之一。从2000年起,本行正式确立全国化发展战略,按照有形网络扩张和无形渠道延伸相结合、自主设立和市场化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健全服务网络,成功实现由区域性银行向全国性银行的转变,发展空间全面打开。目前,本行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天津、沈阳、郑州、济南、重庆、武汉、成都、西安、福州、厦门、太原、昆明、乌鲁木齐、长沙、宁波、温州、东莞、佛山、无锡、南昌、合肥等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32家分行、300多家分支机构,在上海、北京设立了资金营运中心、信用卡中心、资产托管部、大型客户业务部和投资银行部等总行经营性机构,建立了网上银行“在线兴业”和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95561”,与全球8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基本形成立足东部沿海,覆盖全国,衔接境内外的服务网络。

伴随市场领域的快速延伸,本行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三年,本行资产、存款、贷款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5.42%、30.78%、24.32%,增长速度在国内各家银行中位居前列。与此同时,全行集约化管理不断加强,截至2006年6月30日,本行人均占有资产达到6,029.45万元、人均占有存款达到4,364.10万元、人均占有贷款达到3,310.95万元,2006年1-6月人均实现净利润达到19.78万元,2005年人均实现净利润达到29.57万元,人均各项指标在国内各家银行中位居前列。

依托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行市场地位大幅提升。自2001年起,英国《银行家》首次将本行列入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近几年来排名位次持续快速上升。到去年底,本行按一级资本排名列第297位,比2001年上升271位,按总资产排名列第164位,比2001年上升249位,跻身全球银行200强;另据该杂志今年6月首次发布的中国银行100强排名,本行平均资本利润率列各家全国性银行首位,一级资本和资产总额均列全国第十位,跻身全国前十大银行。根据《亚洲周刊》今年最新发布的“亚洲银行三百强排行榜”,本行按总资产排名列第42位,比去年上升19位,是中国在亚洲排名上升最快的银行。

记者:此次兴业银行在国内首次发行A股,广大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首先是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回报水平,兴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投资回报究竟如何?

高董事长:作为国内第一批采用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历来重视股东回报,始终致力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在过去十八年的经营过程中,我们比较好地履行了这一承诺。从1998年至2005年,股东持有本行股份的年均每股收益为0.29元,现金分红比例为33%,比较好地兼顾了股东的短期收益和银行的长远发展,也满足了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实现盈利稳步、快速提升,从2003-2005年,本行净资产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5.18%和31.11%,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5.84%、20.57%、22.25%,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48元、0.62元,均处于同业领先水平,为股东创造了丰厚的回报。

记者:对投资者而言,除了最终的盈利和回报,对银行业务特点和“亮点”也是非常关心的,因为这关系到银行成长的空间和潜力,兴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和“亮点”究竟在哪里?

高董事长:经过多年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兴业银行已经基本形成覆盖同业、公司、零售三大门类客户,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新兴业务并举的业务格局,综合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局部业务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比如在同业业务领域,本行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自1990年代中后期首批成为沪、深证券交易所证券资金清算指定结算银行以来,本行证券资金结算量在国内银行业中一直位列前三甲。2005年,本行又成功开发和推广国内首创的以中小银行为专门服务对象的“银银平台”系统,开辟金融同业合作新模式,在中小金融机构服务领域占据市场先机。近几年,在巩固传统机构业务优势的同时,本行还积极介入零售业务、衍生产品、财富管理、资产托管、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领域,在国内银行中首批获取相关业务资格,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拥有比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市场反响。

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业务和服务的技术含量较高也是本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近几年,本行对科技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全行科技应用水平快速提升,技术对业务发展的支持、保障和推动作用显著增强。本行是国内较早完成全行数据大集中、较早具备远程灾难备份能力的银行,也是国内第一家以“实现不间断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由此在国内较早具备全年365天、每周7×24小时不间断服务能力。近年来,本行科技系统运行安全、高效,系统稳定性和交易成功率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名列前茅。去年,本行灾难备份体系还在国内各银行中首家符合国际公认灾难备份等级划分标准第5级及中国人民银行灾难备份规定要求,并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高峰论坛上荣获“最佳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奖”。按照国际数据公司(IDC)和《IT经理世界》的评价:“近三年,兴业银行的信息化实现了从平凡到优秀的转变。”

改革发展探索现代办行新路

记者:随着兴业银行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各界对兴业银行的研究和了解也逐渐深入。我注意到,在外界对兴业银行的评价中,体制机制灵活一直是兴业银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所在。您能谈谈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吗?

高董事长: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兴业银行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商业银行办行道路,体制机制建设则是其中的关键。从成立伊始,兴业银行就积极探索我国金融企业新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机制,采用了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组织制度,并稳步探索建立符合国情行情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本行是国内首批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三会”的银行之一。近几年,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推进公开上市为契机,本行加快引进国际先进银行治理经验,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有效健全。在制度方面,按照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经验,全面修订章程,在此基础上系统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基本制度,明确公司治理各层级的具体运作规范,促进各层级之间的相互制衡、有机衔接;在组织架构方面,规范和完善了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构成和各下设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引进国际资深银行家进入董事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监事制度,为公司治理构筑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在实际运作方面,严格规范,讲求实效,成效显著。

在不断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本行持续加快经营管理现代化步伐。以国际先进银行为参照,按照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和前、中、后台分离的原则,有序推进全行组织机构体系、业务发展体系、风险内控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的重组再造,配套推进资源配置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改革完善,稳步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基本规律的经营发展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以体制机制的先进性保持企业旺盛的发展活力。比如,本行是国内首批全面推行聘用制、合同制等市场化用人机制的银行,同时在国内银行中首批引入了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考核评价体系;又比如,本行是国内首批采用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法、首批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又比如,本行还是国内首批采用矩阵式管理架构,并按照准事业部形式组建零售银行管理总部、信用卡中心等专门经营机构的银行。

记者:有人说,一家企业的成功首先是企业战略的成功。作为兴业银行的主要决策者之一,您如何看待和评价兴业银行在战略制定与执行方面的能力?

高董事长:的确,战略规划和执行的水平对一家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兴业银行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快速、健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得益于本行在长期市场实践中形成的良好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能力。从2000年以来,本行立足不同时期的实际条件,先后确立了“建设全国性现代化商业银行”和“建设一流银行、打造百年兴业”的发展战略,在国内银行中前瞻性地提出了推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两个转变”的发展思路,比较准确地切合了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点。在上述发展战略为指导,本行迅速进入全国主要城市,成功开展全国化经营,并于2003年3月在国内银行中首家实现更名,将原有区域性色彩较浓的行名,更改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顺应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主动引资,以24.98%的法定最高比例引入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等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形成了结构多元、比例恰当、优势互补、和谐匹配的股东格局,同时在公司治理、信用卡、零售及中小企业业务、审计、管理会计、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与战略投资者开展深入合作,立足实际,扬长补短,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促进本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成功开展一系列市场并购,通过收购地方金融机构的方式先后设立了义乌支行、温州支行、台州支行、无锡支行和佛山分行,推动了本行服务网络在经济发展地区的快速深化,其中收购佛山市商业银行为国内首个股份制银行整体收购城市商业银行的案例;借鉴国际经验,加大金融创新,先后在国内首家发行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开辟国内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新渠道;在巩固发展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同时,积极介入衍生产品、财富管理、资产托管、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领域,选准零售业务发展定位,有序推进零售业务体制改革,探索具有特色的零售业务跨越式发展道路。在成功把握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还有效规避了大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近些年经营环境不断发生深刻变革,国家持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条件下,本行完全依靠自身的灵敏反应和审慎经营,始终保持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的良好水平,2003年、2004年、2005年12月31日和2006年6月30日,全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2.56%、2.50%、2.33%和2.01%,在国内各家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记者:我相信,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都绝非偶然,其背后必然有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回首兴业银行十八年发展历程,您认为兴业银行发展最重要的经验,或者说最重要的“灵魂”是什么?

高董事长:回顾兴业银行十八年发展历程,我认为最重要、同时也是贯穿始终的经验有两条:一条是始终坚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我们始终遵循“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原则,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投身市场、把握规律,积极竞争、经受考验,坚持以有效的竞争和良好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以此积累自身坚实的客户基础、业务基础、管理基础和人才基础,锻造企业强劲的内在生长能力。成立以来,本行的资本扩充、呆帐核销、风险拨备全部依靠市场运作和自我积累,保持健康良好的状况。另一条是始终坚持“积极进取、稳健经营”的办行风格。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关注的是,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重大的机遇要抓得住,重大的风险要能规避。过去银行业内有句老话,“不发展等死,乱发展找死”。我们知道,像我们这样一家银行,不进取、不抢抓机遇,没有出路;乱进取、乱发展,则是加速灭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强调理性、强调科学,这一点一直坚持得比较好。这几年,我们的一些创新举措往往拔得业界头筹,看似偶然、出人意外,其实有它的合理性,说明兴业银行有比较强的内在竞争能力。经过十八年的摸爬滚打,上述两条经验已经融入整个兴业团队的思想和“血液”中,积累成了兴业的文化,成为了兴业的“基因”和“灵魂”。对于这样一种“基因”和“灵魂”,我们感到很珍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相信这一点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建设一流银行打造百年兴业

记者:2007年是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元年,国内银行业竞争将揭开新的篇章。面对日益激励的同业竞争,未来几年,兴业银行将如何应对,或者说,兴业银行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是什么?

高董事长: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2004年开始,本行就着手对金融全面对外开放后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并于2005年底制定了本行2006-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金融全面对外开放后银行总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建设“经营稳健、管理规范、成长快速、服务领先、特色鲜明、回报一流”的综合性银行,具体而言,包括: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保持业务的快速成长;广泛介入各个新兴金融业务领域,在各主要业务领域探索确立具有特色的经营模式和细分市场,形成强劲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显著优化,大幅提高零售业务、新兴业务占比和非息收入占比;持续改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股东回报保持国内银行同业一流水平;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等等。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本行将继续坚持从严治行、专家办行、科技兴行和服务立行战略,全面、深入、持续地推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两个转变,由此全面带动体制的调整、结构的优化、管理的提升、服务的改进,促使全行经营真正走上资本高效配置的发展道路,真正培育现代金融企业的服务功能,以此有效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从根本上保障本行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未来几年兴业银行将采取哪些主要的发展举措?

高董事长:未来几年,在业务发展方面,本行将以资本高效配置为导向,推进各项业务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业务结构多元化、综合化。具体到各业务门类,同业业务将突出金融机构资源整合者的发展定位,努力成为中小金融机构的银行服务专业提供商;公司业务要进一步细分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企业金融专家;零售业务要积极探索跨越式发展道路,努力成为国内零售金融领域积极的市场创新与改善者;资金业务将继续做大做强,努力成为人民币资金交易有影响力的做市商;积极发展资产托管、衍生产品、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在相关业务领域努力跨入国内同类银行一流行列。

在管理改革方面,将进一步健全现代公司治理,扎实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提高管理决策能力和整体运作能力;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定价能力;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全面的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健全服务网络,加快业务创新,规范服务质量管理,提升营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强化运营保障与信息安全管理,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品牌宣传的结合与统一,建立起既整体统一又兼容并蓄的兴业文化。

记者:此次实现公开上市,将对兴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哪些用途?

高董事长:此次公开上市的完成,将对本行经营管理产生十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公开上市的实现,不仅大量补充了银行发展急需的核心资本,使本行建立起了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全面确立了本行在中国银行业中主流银行的市场地位,并将有力促进本行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本行加速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依托公开交易、市场定价这样一个机制,本行的经营业绩及银行价值将会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约束将会全面加强,同时期权期股、员工持股等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也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这些都将对本行激励约束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进而是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此次公开上市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资本金,提高本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承受能力。本行将通过有效、适度的规模增长,完善机构布局,提高市场份额,积极推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为本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坚实的平台。同时,我们将根据实际需要将这部分资金具体用于分支机构拓展、电子化建设、购建固定资产、资金营运等方面,以此为实现本行发展目标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比如在电子化建设上,未来几年本行将持续加大信息科技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有兴业特色的新产品的研发,持续完善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强化网上银行和呼叫中心等虚拟渠道建设,以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重点推进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对作业中心的技术支持,深化现代化营运平台的推广与应用,不断完善信息安全运行体系。又比如在分支机构建设上,未来几年本行将加大对分支机构建设的投入,继续完善经济条件发达地区机构网络,积极拓展中西部地区,同时根据发展零售业务需要,改造现有网点功能,加强理财中心、按揭中心等专业中心建设,由此提升本行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执笔:张钦秋、石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