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相伴兴业20年 痛并快乐着

市场只欢迎真正乐于迎接挑战的人。蹒跚起步于福建一隅的兴业银行,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经过20年的开拓进取、20年的风雨兼程,这家银行已成功实现A股上市,跻身全球银行200强的行列。

回忆自己与兴业银行共同走过的这20年,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感触良多。日前,《第一财经日报》对其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你如何看待兴业银行走过的这20年历程?与兴业银行相伴成长的感受是怎样的?

高建平:20年来,兴业银行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虽然先天条件一般,但我们成功地把握住了大的发展机遇,规避了大的发展风险,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等在国内银行中都保持了较高水平。很多人认为我们很幸运,发展的好时机都被我们赶上了,但我个人的体会则是天道酬勤。

与兴业银行相伴成长20年,我最大的感受是“痛并快乐着”。

“痛”来自于挑战。银行业从来都是一个充满着风险和挑战的行业。就我个人而言,年轻时候从政府机关到商业银行,从法律专业到金融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进入兴业银行以后,先后经历总行办公室总经理、上海分行行长、总行副行长、行长、董事长等多个岗位,每一步都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快乐”来自于收获。20年来,我有幸亲身参与了兴业银行的一系列发展和突破,从早期的打好基础、安身立命,到迈出跨区域经营的第一步,到2000年以来的全国化发展,再到近年来的行名变更、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兴业银行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兴业银行20年高速成长的秘密何在?

高建平:中国人在分析成功经验的时候,喜欢用“天时、地利、人和”。具体分析,“天时”,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对国内各家银行都是一样的,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地利”,兴业银行总部设在福州,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算不上优势;最可贵、最可以凭借的就是“人和”了。概括起来,我觉得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一是极富前瞻性的战略谋划能力。从开业初期确立“三步走”战略,牢固打好发展基础,到1996年提出“二次创业”,开展跨区域经营,到2000年明确“建设全国性现代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再到2004年率先开展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战略转变,推进公开上市,我们总是能够准确把握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前瞻性地作出战略部署,并有效执行。

二是“市场为本”的经营导向。兴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化改革产物的属性和股份制企业的“身份”,决定了我们从一开始就只能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求生存,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谋发展,而这些反过来也锻造了兴业银行强劲的内在生长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发乎真诚的优质服务。这可以用兴业银行常讲的两句话来概括,“服务源自真诚”、“发展中我们共成长”。只有发乎真诚的服务才是真正优质的服务,只有与客户共成长的服务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服务。20年来,这样的理念贯穿于兴业银行日常服务、业务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全过程,也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四是敢于创新的体制探索。20年来,兴业银行一直是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从资产负债管理,到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到资本约束管理,再到公司治理和体制机制改革……,国内银行的每一次重大改革、管理创新,兴业银行都是第一批实践者。

 

《第一财经日报》:回想当年在上海开设兴业银行第一家跨省分行的艰辛,看到今天日益壮大的兴业银行,你有何感触?

高建平:1995年底,我受命组建兴业银行第一家跨区域分行——上海分行,次年3月20日,上海分行正式开业。初到上海,挑战与压力远比原先预想的要大。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股东的背景,没有良好的人脉,没有品牌的影响,也没有资源的支撑,有的只是客户的极端不信任,一切都要从头摸索。

不过,虽然艰辛,但也充满拓荒的豪情。当时,总行非常开明,放手福建省外新建的分行大胆探索,在组织架构、考核激励、进人用人、薪酬分配等各方面,都可根据市场需要重新考虑和安排,这让新生的上海分行可以在“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基础上从容发展。

当时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很深,就是在上海外滩最醒目的位置做了一幅巨大的兴业银行户外广告,这在今天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在国内银行品牌意识还十分淡薄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绝对是“破天荒”的,而且这笔不菲的广告费用在银行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事后看,这笔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迈出跨区域经营的第一步为后来的全国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包括业务基础、制度基础和人才基础。2000年以后,兴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实现全国化布局,并做到新建分行“开设一家,成功一家”,与之前上海、深圳、长沙等几家率先走出福建的分行大胆改革探索,广泛积累经验是分不开的。

 

《第一财经日报》:有人说,兴业银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支能征善战、充满活力的团队,请谈一谈兴业银行的人才战略?

高建平:兴业银行的人才战略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专家办行”。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吸引和造就一大批现代银行家和专家能手,积聚和发挥人才优势,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的知识含量和专业水准。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为各类专业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敢于压担子、给机会,大胆使用综合素质好、有专业特长的年轻干部,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在具体实践中接受锻炼,完善自我。另一方面,不断健全人才管理和培养机制。从早期的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到后来的平衡计分卡、360度考评,再到近年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职位序列,通过制度的完善,努力营造一个力争上游、优胜劣汰、崇尚专业的人才环境。

 

《第一财经日报》:自2007年上市以来,兴业银行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你认为兴业银行内在价值的核心是什么?

高建平:记得去年上市路演的时候,我曾经用三句话推介过兴业银行,这三句话也可以看成是兴业银行内在价值的核心:

第一句话,兴业银行是一家很好的银行。这种好体现在银行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开业20年,兴业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9%、56%和37%;截至2007年末,按照五级分类法不良贷款比率1.15%,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连续20年保持盈利,累计实现净利润200多亿元,积累股东权益400多亿元,缴纳税收近140亿元,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质量、效益,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属难能可贵。

第二句话,兴业银行是一家值得信赖的银行。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负责任的经营态度,努力履行对国家、对股东、对客户、对员工、对社会的各种责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第三句话,兴业银行是一家值得期待的银行。经过20年的市场锤炼,兴业银行已经具备了强劲的内在生长能力,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管理基础、财务基础和人才基础,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前景值得期待。

 

《第一财经日报》:对历经20年仍然朝气勃发的兴业银行,你怎样描绘它的未来发展蓝图?

高建平:从长期看,兴业银行的目标是要打造一家一流的百年老店,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建设一流银行,打造百年兴业”。从中期看,我们将立足20年改革发展基础,努力把握国内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稳步建设一家品牌信誉卓著、价值贡献突出的一流综合金融集团。(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