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李仁杰:办银行一定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时间:2013-08-19    来源:新浪财经

经过25年的发展,兴业银行从在闽一隅的一家普通股份制银行成长为有独特业务发展模式、充满持续创新活力、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金融品牌。至2012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突破3.25万亿元,已跻身全球银行50强。

在任行长十二载,李仁杰近日对话新浪财经。他说,办银行一定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实事求是,采用适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的经营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切忌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一旦判明了大势、认准了方向,就要沿着既定的方向努力探索、持之以恒,形成具有特色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未来银行经营环境变化有一条基本主线,就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而且这个步伐会越来越快,这对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影响很大,一定会推动利差的收窄,压缩市场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银行的速度、效益、质量都向常态回归。

李仁杰说,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果不尽快转型,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窄。

而而 对于这家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了25年的股份制银行来说,其转型策略有三:

其一是在传统业务方面,服务对象重心“下沉”,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客户和零售客户业务。

其二是发挥银行的核心基础功能即支付结算功能,利用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和平台延伸业务领域,包括第三方支付领域等。

其三是着力发展新兴业务,包括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

李仁杰认为,做好银行一定要有前瞻性和方向感,把握好业务的结构和经营的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把握的机遇要能把握得住。

他介绍,十多年来,兴业银行有个制度安排,每个月定期召集召开经营管理情况分析会,会议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形势、明确方向。

新浪财经:从地域上看,与位居政治中心和经济金融中心的其他竞争者比,兴业银行似乎并不占优,但差异化经营特色十分明显,您认为,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仁杰:兴业银行作为一家从东南一隅起步的银行,基础差、底子薄,既缺乏强大的政策背景、资本支持,又不占据中国经济发展要津,因此,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坚持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在细分市场上做深做透客户,形成比较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我们在企金、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条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与服务,大家熟知的有企金条线的绿色金融、投资银行,零售条线的“兴业通”、旅游贷、贵金属代理业务,金融市场条线的银银平台、人民币做市交易等。

第二,业务模式的差异化。比如我们发展零售业务,并没有采用从储蓄起步的传统模式,在几年前把准时机,通过按揭资产带动,实现快速突破。

第三,资产负债管理和运作策略的差异化。我们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化、脱媒化、综合化是必然趋势,因此非常注重培育和形成多产品、多市场、综合化服务的能力,反映在资产负债结构上,与行业平均水平比,传统的存、贷款占比低,多元化的资产负债占比高。当然,大家看法未必相同,但我们经过了时间和市场的反复检验,对此很有信心。

第四,在内部组织架构上,我们考虑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经营管理总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在不同区域,企金条线主要设在北京,零售及金融市场条线主要设在上海,后台作业中心设在福州、上海和成都,风险和财务管理总部设在福州,但有很多人员内嵌到各业务条线中去,这一模式在同业中也不多见。

第五,还有企业文化的差异,兴业企业文化总体比较低调、务实、进取,干部及员工队伍比较稳定、团结,富有闯劲、敢于担当。内部关系较简单,市场机制较强,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形成了“跑市场”的文化。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行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理念能够较为有效地实现自上而下的传导,并从理念切实地转化为行动。

新浪财经:当前,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加快自身转型,是每一家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您认为银行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上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仁杰:从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关系来看,“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方面,金融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矛盾必然会折射和反映到金融领域,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

兴业银行始终注重顺应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着重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和信贷投向,做好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和支持,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相伴成长。

新浪财经:近日,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对此,您如何理解?兴业银行将采取怎样的行动?

李仁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是一个大的思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实体经济仍然比较困难,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这种形势下,国务院及时发布了“金十条”,对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确实抓住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宏观经济目标,兴业银行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金十条”的要求,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加大对存量资产的风险排查和结构调整,及时退出风险过大、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和项目。另一方面,科学把握新增资产投向,继续加大对符合国计民生、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行业和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带动存量结构调整。

二是把贯彻落实“金十条”与银行自身的转型战略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此次“金十条”提出的具体措施看,很多与我行的转型战略是不谋而合的。比如支持小微、零售、企业“走出去”等,这些都是我行近年来经营转型的重要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把贯彻落实“金十条”与推进自身经营转型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转型方向,找准转型重点,提升转型成效。

三是把贯彻落实“金十条”与加大银行业务创新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总体要求下,“金十条”为银行业务创新指明了新的方向,比如鼓励资产证券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跨境投资、鼓励不良贷款转让等,这些都是银行未来创新的重要空间。

新浪财经: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您认为商业银行应如何作为?

李仁杰: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一类参与者。金融机构要从单纯的融资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要根据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量身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全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比如,在小微企业的起步阶段,要更加充分地利用股票市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渠道融资,发挥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通过商业银行对社会优势资源的整合能力,搭建小微企业与股权投资机构、证券中介机构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解决小微企业与优质机构之间因地域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优质小微企业加快引入低成本高稳定性的权益类投资,实现跨越发展的进程。由此推动解决传统小微企业债权融资中因准入严格而“借不到,借不起,借不长”等问题。

新浪财经:外界眼中,兴业银行是中国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和一面旗帜,绿色金融可以说是兴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思路的集中体现,也是兴业的“招牌”业务。能具体介绍一下这一特色么?

李仁杰:回顾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历程,2006年首推节能减排贷款;2008年,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2009年成立国内首家可持续金融专营机构;2010年将绿色金融业务从企业项目领域延伸到个人消费领域;2011年,首发碳资产质押贷款; 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中国行”绿色金融系列活动。我们在绿色金融创新探索上始终不遗余力。

目前,我行绿色金融业务已经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项目涵盖提高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众多项目类型,涵盖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个主流行业。

在市场理念、社会影响、产品研发、技术规范、服务领域、组织保障等各方面均先行于同业,成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线最宽、产品类型最丰富的银行。

截至2013年6月末,我行已累计为上千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2862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553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在对公信贷余额中的占比近10%,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329.4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715.7万吨,年节水量25579.06万吨,相当于关闭了154座100兆瓦的火电站,或是10万辆出租车停驶32年。

通过我们的实践和带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同业和企业参与到绿色金融业务领域,加速发展的态势和积极效应还会继续扩大和显现。

新浪财经:在绿色金融方面下一步兴业会有何新动作?

李仁杰:绿色金融的发展既是大势所趋,更大有可为。兴业银行将以成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全流程、宽领域的专业金融服务商为目标,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整合市场资源以提升资产管理能力。联合各领域的专业机构、凝聚各方共识,主动发起、参与或影响市场规则的制订,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理念和业务模式的传播与发展,努力保持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领跑者”的地位。

二是持续创新以保持市场领先。逐步完善总分行一体化协同推进体系,继续强化专营机构经营管理职能;不断提升绿色金融资产占比,推动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化发展;构建丰富的产品线、健全的业务链条和多样化的业务模式。

三是优化流程以塑造竞争优势。整合内部服务流程,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和解决能力;业务覆盖绿色经济的主流领域、典型项目,循序渐进、不断扩展和丰富。

以此为指引,今年,我行进一步推出“绿金融?全攻略”。这是一个从产品、模式到解决方案的绿色金融多层次服务专案:

产品层面,除传统银行产品,还包括诸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合同环境服务融资、碳资产质押融资、排污权抵押融资、节能减排(CHUEE)融资等特色产品;

模式上,提供节能减排设备制造商增产融资模式、公用事业服务商融资模式、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模式、节能服务商融资模式、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模式等五大服务模式;

并为客户提供碳交易、排污权交易、节能量交易、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产业链综合服务、行业整合、特定项目融资等七大综合解决方案。

新浪财经:兴业银行“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履行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是否与绿色金融实践有关?

李仁杰:我们的理解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局限于创造利润和纳税捐赠,其更深刻的内涵应是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发展目标,以正确的方式经营业务,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了解并及时处理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问题,并充分利用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定位和影响力,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关注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的履行效果扩大化。

近年来,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行不断思考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探索以商业模式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银行对外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之中,实现银行商业利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从源头上夯实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贯穿于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

随着绿色金融探索实践的不断深入,可持续金融、可持续发展逐步升华为我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进而逐步传导、落实到银行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品创新等各个方面。

具体来看,体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成为公司治理的共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已经成为上至董事会,下至操作执行层的共同认识。

二是由被动接受约束转变为主动寻求商业机会。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外部约束,转变为把服务节能减排、遵循赤道原则作为创造差异化优势、挖掘新商机的有利工具。

三是由单一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推广转变为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全面再造。

新浪财经:兴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已经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旗下已有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和基金公司。在综合化经营上,你们有着怎样的规划目标?

李仁杰:综合化已经是现代银行尤其是大中型银行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把握这一趋势,近十年来我们一直把综合化、集团化作为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持续为之努力。

近三年,我行综合化经营陆续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成立了全资控股的兴业金融租赁公司;2011年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批准,以收购方式控股了兴业国际信托公司;今年上半年,又一个控股子公司--兴业基金公司经证监会批准正式成立。

此外,由兴业信托控股的兴业国信资产管理公司、由兴业基金控股的兴业财富资产管理公司近期也相继获批。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基金、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已经逐渐成形。

随着金融牌照资源日渐齐全,未来我行将以资源整合、业务联动、交叉销售等为重点,推进深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着力提升集团化、综合化运营的成效。

一方面,立足银行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的核心能力,强化专业分工,各有侧重,在培育多市场服务能力的同时,争取在多个市场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持续探索完善与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相适应的业务联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隔离机制等,鼓励集团内部不同主体之间充分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同时又有效隔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