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中国金融 2013年第20期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兴业银行认识到开展绿色金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2005年,兴业银行开始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就能效融资项目开展合作,拉开了兴业银行借鉴国际先进模式,将新绿色金融理念与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有机结合的序幕。2007年10月,兴业银行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了《金融机构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进一步强化环境风险管理理念。2008年10月,兴业银行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

构建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在赤道原则的指引下,兴业银行从加强决策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在决策层面,兴业银行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成立了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和赤道原则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3年初将两个小组合并为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介入了可持续发展和赤道原则实施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得以全面、彻底贯彻执行。

在组织架构层面,兴业银行从2005年成立能效融资专业团队,2009年成立可持续金融中心,2012年将可持续金融中心升级为总行一级部门可持续金融部,逐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组织架构。目前兴业银行总行可持续金融部组建了项目融资、碳金融、市场研究、技术服务、赤道原则审查五个专业团队,形成集中产品创设、技术支持、资产管理、营销组织、交易服务、业务合作六项职能于一体的资产运营平台,并依托内部技术专才和外部专家团队,构建技术支持体系。在分行层面还设置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统筹管理职能部门、绿色金融业务推动职能部门(分行可持续金融部)、绿色金融业务专业经营团队以及绿色金融专职产品经理。

在制度层面,根据赤道原则要求,并结合银监会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相关指引、绿色信贷指引及兴业银行现有信贷流程的特点,兴业银行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政策》《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管理办法》《适用赤道原则项目融资分类指引》《环境与社会风险专家评审规范》等制度以及配套工具、示范文本、相关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形成“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的完整制度体系。

在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层面,兴业银行建立完善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在全面梳理、完善相关业务制度,强化制度硬约束的同时,引入配套的调查工具、分析工具、风险监测工具和法律文本,全面提升了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水平。

在文化植入方面,将绿色经营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兴业银行积极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金融相互融合。在内部传递绿色金融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进行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努力减少自身行为的碳排放,推广绿色运营。

加大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力度

在绿色金融领域,兴业银行主要创新推出了三类金融服务:第一类是节能减排融资服务,第二类是排放权交易服务,第三类是个人低碳金融服务。

节能减排融资服务

从2006年,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在国内第一家推出能效融资产品开始,后继针对节能减排客户不同需求和项目类型推出“8+1”种融资服务模式。目前,兴业银行所提供的绿色金融融资服务覆盖了低碳经济的所有领域,支持了工业、交通、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行业众多可以实现节能降耗、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和项目。2012年兴业银行再创新推出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融资产品,将非典型意义上的项目未来收益权确权成为标准化的担保品,同时辅以现金流管控措施,缓解了轻资产型的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担保难题。又再次携手国际金融公司开展节能减排贷款三期项目合作,推出中国首个专项服务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业务融资的产品,有效推动欠发达地区实施提高能源效率、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低碳项目。截至2012年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126.09亿元,其中绿色金融贷款余额705.90亿元,非信贷融资余额420.19亿元。

除了传统的信贷融资产品,兴业银行还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利用租赁、信托灵活的行业特性,拓展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兴业金融租赁公司以节能减排项目作为业务拓展重点,当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节能减排设备融资租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12年末,兴业金融租赁公司节能减排应收融资租赁款余额达133.97亿元,占总余额的33.5%。

排放权金融服务

目前,兴业银行已经在排放权交易领域创设了质押融资、平台建设、交易服务和信息咨询类产品,以及多种服务于排放权交易各个环节的服务产品和模式,分别针对国际碳交易、国内碳交易试点、排污权交易试点等开发了专项产品和服务。

在碳金融方面,兴业银行独立开发了碳资产评估工具,国内首创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为福州市闽侯县兴源水力发电公司提供了以未来碳资产为质押的贷款;与中国最活跃的数十家国际碳买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成十余个项目签署碳减排量销售协议(ERPA);开立国内首笔碳交付保函;为国内首单自愿碳减排交易提供了交易结算和资金存管服务。积极投身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搭建碳金融业务合作平台,携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拓展上海碳交易试点,目前已经与国内7家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均建立联系,与其中5家签署合作协议,在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资金清算、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在排污权产品方面,针对国内近年来排污权交易试点体系的不断完善,兴业银行在2012年正式推出“排污权抵押授信业务”,认可排污权抵押作为企业融资的担保方式,不仅帮助企业盘活排污权资产,也让企业透过这项业务真实地体会到排污权的资产价值,调动企业对排污权资产的管理以及参与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积极性,重视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同时,针对国内10个排污权试点省市分别推出了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

个人低碳金融服务

2010年1月,兴业银行在全国首发中国低碳信用卡,依托绿色金融积累的行业经验,将绿色金融从企业项目领域延伸到个人消费领域,为个人客户实现“碳中和”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低碳信用卡吸引了越来越多热爱环保的普通人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为低碳事业引来了“活水源”。截至2012年末,中国低碳信用卡累计发卡超过16.9万张,累计购买自愿碳减排量40593吨,相当于中和了29.2万人乘坐飞机飞行1000公里所产生的碳排放。

绿色金融实践成效

经过七年多绿色金融的探索和实践,兴业银行已经在本土化的绿色金融实践中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是绿色金融实现规模化发展。从2007年首笔能效融资项目落地到2012年末,兴业银行通过运用多种金融工具,累计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了“绿色金融”融资近2000亿元,其中贷款余额在对公信贷余额中的占比近10%。绿色金融业务覆盖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项目涵盖提高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众多项目类型及涵盖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个主流行业,已经成为兴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最具特色的一个业务领域。

二是绿色金融实现的环境效益显著。截至2012年末,兴业银行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5579.0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683.47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88.65万吨,年减排氨氮1.5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4.36万吨,年减排氮氧化物0.69万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501.29万吨,年节水量25579.06万吨。所实现的年减排量相当于关闭了153座100兆瓦的火电站,或者是10万辆出租车停驶32年,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显而易见。

三是绿色金融品牌影响日益加深。得益于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不懈努力,兴业银行也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关注和认可。于2007年、2009年两次获得英国《金融时报》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评选的年度可持续银行奖项,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奖的银行;2012年在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绿色信贷年度报告2012》中排名居首;近些年多次荣获国内主流媒体评选的“最佳企业公民”“最佳绿色银行”“低碳先锋企业”等多项荣誉,特别是被国家人社部、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联合授予“十一五”时期“全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商业银行。

创新“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

兴业银行近些年来开展绿色金融的实践表明,绿色金融不是一件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绿色金融的商机无限,“绿色”投资一样能换来“金色”收益。而这就是兴业银行一直以来秉承的“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观,并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推广、深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为此,兴业银行提出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即将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相结合,落实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并且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寻找商机,探求一种可持续、可发展的银行与社会共赢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模式。基于这种认识,兴业银行将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各项业务有机结合,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引导经营管理活动,遵循“适度”、“发展”和兼顾“盈利激励”三项原则,提倡公益创新,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拓展、推广、深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而兴业银行近些年在可持续金融方面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秉持绿色理念,以寓义于利的方式将银行社会责任与业务转型、金融创新进行有机结合,着眼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社会责任履行方式是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绿色金融远不仅是兴业银行的营销口号,而是将银行社会责任与业务转型、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金融模式创新,不仅没有成为兴业银行的财务负担,还为兴业银行开创了新的业务领域,带来了优质的资产和可观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可持续金融作为一块敲门砖,它推动了兴业银行公司治理和经营理念的提升。

可持续绿色金融理念成为共识

多年来在绿色金融方面开展的学习、交流、探索和实践,给兴业银行带来了许多重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营实践的探索转变为公司治理高度的共识,并进一步指导业务发展。从最初探索开展能效融资项目合作,到由董事会主导并推动赤道原则在兴业银行的落地,可持续金融理念已经成为兴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共识。结合可持续金融理念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兴业银行创造性地提出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观,明确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对银行社会责任与自身可持续发展间关系的认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作为兴业银行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以之规范兴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行为。

二是从被动地接受约束转变为主动地寻求机会,从自发的探索到自觉的行动。从合作开发能效融资项目,到主动开发碳金融、环境金融以及发行低碳主题信用卡;从自身审慎采纳赤道原则,到积极向社会各界主动推广可持续金融理念,兴业银行已经从最初的被动接受约束转变为主动寻求发展机会。不再把发放绿色信贷、遵循赤道原则看成是业务发展的义务和束缚,而是创造差异化优势、挖掘新的商业机会的有力工具。事实上,绿色金融已经逐步融入兴业银行的品牌内涵,并逐步成为兴业银行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三是单一金融产品的开发推广转变为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全面再造。从单一提供绿色信贷,到按照赤道原则全面重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改造业务流程,可持续金融理念特别是赤道原则已经逐步渗透到兴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并由此带动兴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深刻变革和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