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构建“两型社会” 兴业银行300亿绿色融资助力

时间:2013-10-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武汉到黄石只需半小时了,武黄线是武汉“1+8”城市圈的城际铁路项目的线路之一,将于2013年底开通。通过交通同城化带动城市圈融合,是湖北“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城际铁路融资问题,一直是地方政府谋划交通的重点和难点。上述项目曾获得兴业银行引入50亿保险资金。作为低碳经济领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其融资额创国内单一保险资金债权投资铁路规模之最。

在10月25日的武汉金博会上,武汉金改和绿色金融成为热门话题。

作为金博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兴业银行“2013美丽中国行·绿色金融系列活动”之“绿色荆楚-湖北省金博会绿色金融论坛”举行。会上兴业银行武汉分行与湖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未来3年新增投放不低于300亿元的绿色金融贷款支持湖北省“生态湖北”、“两型社会”建设。

同时,该行还与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国内碳市场交易、合同能源管理融资、节能减排项目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绿色融资护湖北生态

半个月前,江城武汉刚刚经历了一场雾霾。

“(雾霾)归根到底还是发展带来的累积结果。”在“绿色荆楚-湖北省金博会绿色金融论坛”上,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以雾霾的原因入题,谈起绿色金融。

湖北于2007年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至今已实践近6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低碳、循环、生态经济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更多金融机构的介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支持。

别涛认为,兴业银行选择在武汉做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据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湖北地区,该行武汉分行目前已累计为当地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260亿元,9月末融资余额达132.77亿元,涉及的节能环保项目471个,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可实现节约标准煤13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86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6万吨。

记者还了解到,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兴业银行深入研究绿色经济中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领域金融需求,注重通过不断创新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

2013年5月24日,该行与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平安保险发行“联投-平安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首期募集资金30亿元已到位,用于支持武汉城市圈4条城际铁路的建设,余下20亿元将于一年内发行。

作为低碳经济领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其融资额创国内单一保险资金债权投资铁路规模之最,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发展。

“两型”探路绿色机遇

近日,武汉市发布的《武汉金融改革创新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也重点提到支持武汉城市圈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物流金融、航运金融、消费金融等金融创新业务。加强对城镇化、节能减排、新能源研发和绿色生产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打造绿色金融产品链。

这份“金改”方案还提到,建立低碳发展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低碳经济和生态建设领域。支持发行生态水网、园博会展、循环经济、湿地保护、森林碳汇、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专项债券和信托产品。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绿色金融,从需求来讲有其优势。湖北作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区,污染物的排放和减排是有潜在需求的,但不是有潜在的需求,就会花落你家。

鲁政委认为,武汉谋划全国的专业金融中心,发展绿色金融,关键不是建交易所,而是在污染物的计量上和交易权机制的设计上,是否能取得进展,若不能取得进展,有这样潜在的机会,武汉也不一定能得到。“做好辖区内的事是武汉在全国提高影响的前提。”鲁称。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积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等金融创新形式,大力推进湖北省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区域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对于绿色金融,鲁政委提到,在类似城市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上的投资周期比较长,比如城市排水等一些公共事业,短期投资比较大,但一旦建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特征,随着环保需求的增加,其投资价值是可观的。

“我们来推绿色金融,对这些项目也有一定的评估。首先是看对环境对社会没有负面影响,二是确保从商业的角度是可持续的。在实践中,我们强调‘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履行方式,即将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相结合,落实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并且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寻找商机,探求一种可持续、可发展的银行与社会共赢的商务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模式。”鲁政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