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可持续发展:兴业银行点“绿”成“金”

时间:2015-11-19  来源:金融时报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yh/gd_89/201511/t20151119_87308.html)

从地处闽西山区的一家小工厂,发展成为中国大气环保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和国内环保除尘行业龙头企业,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华丽转身着实让很多同行羡慕不已。

的确,由于规模不大、项目回收期长,当很多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仍苦于贷款无门时,龙净环保近两年却已累计得到兴业银行近5亿元绿色融资,包括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绿色金融、贸易金融等一揽子综合化服务。如今,龙净环保已经成为国内环保除尘行业的龙头企业。

事实上,今年以来,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落地、“十三五”规划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信贷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并在绿色行业和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多的节能环保企业也像龙净环保一样,成为绿色金融的受益者。

近日,记者从兴业银行了解到,截至2015年10月末,该行已累计为上千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7543.28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3421.23亿元。据测算,所支持的这些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553.8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161.99万吨,相当于716万公顷森林每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节能减排量相当于10万辆出租车停驶34年。

对此,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的掌门人,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总结道,“兴业走出了一条由‘绿’到‘金’、由单个产品创新到经营模式改革、由公司治理理念升华到企业制度和流程全面再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敢为人先点“绿”成“金”

从首推能效融资、碳金融、低碳主题信用卡到率先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再到设立专营机构,并开展排污权金融服务——应该说,作为赤道原则在中国的“拓荒者”,兴业银行留给外界最深的印象,无疑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所谓赤道原则,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有人还在观望的时候,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全球第63家、中国首家赤道银行。也正是“先人一步”的战略决策,成就了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照赤道原则为绿色金融提供的一整套理念、方法和工具,近年来,兴业银行建立起了全面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体系。而汲取赤道原则先进的理念与模式,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截至目前,已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成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线最宽、产品类型最丰富的银行,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赤道原则帮助企业自觉管理、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社会和环境效益。 

2012年1月,中国首笔自愿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在陕西落地。这是一笔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一期投资3亿元。尽管这个项目本不属于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范畴,但当兴业银行西安分行在为企业策划金融服务专案并习惯性地提及赤道原则时,便引起项目贷款企业西蓝天然气液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兴趣。 

依照赤道原则,兴业银行在职业安全健康、污染防治、废弃物、社区交流、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帮助西蓝公司制定了近30条环境与社会绩效方面的改进建议,并参照国际良好实践提供了一系列建设方案,最终实现项目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经济实力和就业、调整产品结构和优化供应方式等方面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兴业银行共对890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共计251笔,所涉项目总投资约5427.11亿元,涉及244个客户、10大类国标行业,覆盖全行38家分行。

“专业人办专业事” 

“对于我们这种公司规模不大,项目回收期长的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来说,兴业银行的融资支持就像一场及时雨。”每谈及此,厦门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都不无感慨:“在项目土地暂无法抵押的情况下,兴业银行仍然能给予我们贷款支持,这一点就体现了他们的专业性。” 

2010年底,总投资19867万元的厦门市首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项目获批。经测算,作为项目承建方,厦门市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存在约1.1亿元的资金缺口。 

2013年初,联谊吉源环保公司向兴业银行提出项目贷款需求。在经过详细贷前实地尽职调查,充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及企业实际需求后,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绿色金融主管部门将授信方案设计和审查报告,一并提交行内风险审查,最终于当年5月获得总行批复通过,给予该项目1.1亿元的项目贷款额度。 

然而,整个项目的报批过程并非如此简单。“从总行到分行都对该项目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紧密协作。”据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客户经理介绍,无论是审批方式还是担保措施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一方面,兴业银行总行在该项目部分手续尚未齐全的情况下,采用正式审批与预审批结合的灵活审批方式,高效完成了总分行审批流程;另一方面,对该项目中所涉及的CER核证减排量、RDF收入、垃圾处理流程、沼气发电效率等专业问题,总行环境金融部予以专业指导,解决了该项目审查过程中涉及的专业问题。 

特别是,在项目用地暂无法办理抵押的情况下,分行以垃圾处理费收费权质押作为替代,从而突破了原有相关项目贷款政策。此外,分行还提供了较优惠的利率,并在合规前提下适当调整还款安排,为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减轻了经营压力。 

“专业人办专业事”是兴业银行支持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的突出特色。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兴业银行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能效融资专业团队,其后随着机构职能调整,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环境金融部,并拥有近200人的国内最大绿色金融专业团队,专业经营更加凸显。 

全方位创新 打造“绿色银行” 

在兴业银行看来,绿色金融既可以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新的业务增长,也是商业银行形成自身经营特色和品牌,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兴业银行希望,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全流程、宽领域的专业金融服务商和全方位的“绿色银行”。 

2011年,国内首笔碳资产授信业务落地,这是福建某民营水电企业以其20兆瓦的小水电项目的未来预计售碳收入作为质押,成功从兴业银行申请融资支持的案例。 

此前,这个小水电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已获得联合国成功注册,预计年减排量4.3万吨,并已与瑞典某碳资产公司签署了减排量购买协议。 

然而,兴业银行在与客户的交流中了解到,每年的1至5月是枯水期,水电站发电量减少,公司收入减少,一方面碳减排量尚未签发,企业尚未获得售碳收入;另一方面企业面临水电站修缮资金需求,现金流紧张。 

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针对企业真正需求,兴业银行以水电项目未来的应收账款(售碳收入)作为质押担保,为项目业主设计了首笔108万元人民币的授信方案,并视项目实际减排量签发和项目运营情况,持续优化授信方案。同时,兴业银行利用自身在专业能力、法律、财务及谈判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业主实现更合理的减排量交易协议,规避潜在的法律纠纷。 

最终,兴业银行通过创新金融方式弥补CDM机制不足,减少了CDM繁冗的审批流程对项目正常运行的影响,盘活了企业的碳资产,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碳资产授信业务只是兴业银行众多创新产品中的一个。事实上,近年来,兴业银行不仅创造了业内多项第一,而且不断延伸绿色金融业务领域,形成了从企业到个人的全覆盖,涵盖节能减排融资服务、排放权交易服务、个人低碳金融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照赤道原则为绿色金融提供的一整套理念、方法和工具,近年来,兴业银行建立起了全面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体系。而汲取赤道原则先进的理念与模式,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截至目前,已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成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线最宽、产品类型最丰富的银行,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