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如何撬动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的福建探索

时间:2022-1-7 来源:福建日报

作为我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福建一直是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先行者。2020年10月,我省将三明、南平列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如今,厦门正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省绿色金融加快向纵深发展,呈现出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近期,省金融办、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保监局组织开展“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大型全媒体调研采访活动。我省绿色金融改革,成果几何?请看本报记者发回的报道。

固碳有方

“好空气值钱了!”顺昌县国有林场场长赵刚源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我们已开发碳汇项目3个,林业碳汇实施面积15.36万亩,已卖出林业碳汇约25万吨、470万元。”

走在这个全国十佳国有林场的岚下分场,林木翠绿茂盛,空气格外清新。赵刚源告诉记者:“有了‘碳汇贷’‘碳汇保’两个全国创新,我们经营林业碳汇更有底气了。”

顺昌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森林覆盖率达80.55%,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2016年12月,福建省开始探索林业碳汇交易,顺昌县国有林场成为省级林业碳汇项目试点林场。该试点项目碳汇林面积6.9万亩,计入期20年,总减排量可达25.7万吨。

因碳汇市场流动性低、波动性大,金融机构不认定碳汇为标准化的质押物,而且市场价格无法充分体现其生态产品的价值,交易规模偏小。此外,林业碳汇普遍签发周期长,一般为20年至60年,而市场都是现货交易,远水解不了近渴。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与林场及兴业银行积极探讨沟通,探索将环境权益的回购模式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创新生成“碳汇质押+远期碳回购”的碳汇组合融资模式,把林业碳汇转化为经济价值,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新路径。

去年3月16日,顺昌县国有林场以10.4万亩碳汇林存量未售的30万吨碳汇产品预期收益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获得兴业银行2000万元“碳汇贷”。这是福建省首例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全国首例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项目。

“这笔资金用于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等,解了林场资金投入之渴。通过培育大径化木材,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业固碳能力,每年每亩森林碳汇可达0.25吨至0.35吨,同比增加30%。”赵刚源说,“去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碳汇价格已开始走高,去年底收盘价54.22元/吨,相较于市场启动时的开盘价上涨13%。未来国家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林业碳汇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碳汇贷’回购时间灵活自由,相信好空气能卖出好价格。”

“碳汇贷”实现了“价值发现”功能。然而,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信贷风险如何防控?

保险加持!

去年3月底,人保财险与顺昌县国有林场签下全国首单“碳汇贷”银行贷款型森林火灾保险,为林场质押给兴业银行的碳汇林提供2100万元风险保障。

此外,为有效防止碳汇林种植企业受到价格极端下跌的波动影响,人保财险还以顺昌县国有林场为样本,通过深入考察、研究与论证,建立相关模型,开发了“碳汇保”商业性林业碳汇价格指数保险。

去年5月,全国首单碳汇价格指数保险落地,锚定福建林业碳汇三年交易价格,以17元/吨为触发下限,为林场4.94万亩碳汇林提供100万元、为期一年的碳汇资产下跌风险保障,实现“价格托底”。

不同于传统森林保险将保险对象认定为各类树木,林业碳汇价格保险聚焦森林的碳汇功能,通过稳定林业碳汇交易收入,保障了林业产生的富余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碳排放权交易价值等。

“林业碳汇质押+远期碳汇融资+林业保险”的创新模式,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路径,有效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促进森林效益不断增长。“我们已获得中国首张FSC(国际森林认证)生态系统服务林场认证证书,今年3月有望获得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通过,林业碳汇有望今年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赵刚源说。

减碳发力

“热电厂规划建设4台65吨锅炉、3台7兆瓦发电机,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满足烟气超低排放要求。去年11月5日5000万元贷款资金到位后,项目建设速度马上就上了个台阶,目前主厂房已经封顶,大面积安装全面展开,计划今年3月底前投产供气。”福建富瑞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发添高兴地表示,“绿色项目加上绿色金融,建设速度快马加鞭。”

该项目位于尤溪县。尤溪是我国革基布、混纺纱名城,纺织产业占全县工业比重60%以上。在整个产业链中,染整行业举足轻重,是提高纺织产业附加值、体现纺织面料产品水平的关键环节。2018年以来,该县着手在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建设染整专业园,通过集聚发展,配套公共设施,淘汰原有落后产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初,尤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国网福建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推进城南工业园绿色智慧能源建设。热电联产成为龙头项目。

项目总投资3亿元,由民企、央企、地方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但是,三家股东资本金仅700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您好,我们急需融资服务……”去年8月,通过“电e金服”掌握到尤溪富瑞热电联产项目急迫的融资需求后,国网三明供电公司迅速行动,多方对接当地政府和合作银行。

最终,该项目被纳入省绿色技改库享受贴息政策,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获得年限15年、授信金额1.6亿元、前三年利率仅2.9%、总体利率较LPR下浮50BP~175BP的优惠贷款额度。这也成为全国通过“电e金服”平台撮合的单笔最大的“电力绿色贷”。

“高温高压炉产生的前端能量用于发电,尾气满足印染企业的用热需求。排放的烟气达到天然气的标准,废渣、灰全部再利用,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能耗低污染小,相比以前各家企业分散的自备小锅炉,一年可节约燃煤约3万吨,排放量只是目前的20%左右,并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李发添告诉记者,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有效推动了用热企业的入园进度,目前已入园在建的用热纺织染整企业达7家。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电e金服”平台,构建“智慧能源+绿色金融”新模式,将城南园建成省级“双碳”智慧园区。

国家电网在福建的上游供应商有近千家、下游用电客户达1885万户。为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作用,将产业链核心企业优质资信延伸至上下游各类企业,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去年5月,我省工信、财政和金融部门联手推动国家电网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电e金服”在福建全面落地应用。

在三明,全市曾有2.8万座烤烟房以燃煤为供热源,造成大气污染。2020年,宁化开展烤烟房“煤改电”试点改造,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推动绿色烤烟,去年初,当地电力部门依托“电e金服”平台,通过提供电力数据核验支持、为设备制造商提供增信等方式,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出“电力绿色贷”,并于去年4月落地了国家电网全国首单“电力绿色贷”,为三明亿源沙县设备分公司扩大“电烤烟”设备制造发放300万元贷款。

“‘电力绿色贷’以电能替代设备制造商在电网公司的合格订单等为基础,以电网公司良好信用为背书,资信有保障,风险可防控。依托‘电e金服’这一平台,金融机构经授权可在线核验相关信息,极大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同时,该产品符合节能降耗的信贷政策,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商业模式同样适用于用能替代、能效改造、节能减排的绿色项目,去年7月被列入福建省首批复制推广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加快推广。至去年底,省电力公司已通过“电e金服”对接省内金融机构5家,为超3000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超70亿元。

蓝碳破题

“您已成功购买碳中和机票。在您结束旅程后,厦航和兴业银行将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蓝碳基金购入海洋碳汇,用于抵消您在旅程中的部分碳排放。首批‘碳汇’款将用于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感谢您为碳中和目标作出卓越努力!”上月,厦大的黄教授在朋友圈展示了自己的首张碳中和机票,获得一片点赞。

去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已达新高,而这种增长仍在继续,这也吸引了全球对落实减排承诺、采取共同行动以应对气候危机更多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去年11月12日,兴业银行联合厦航在全国首创推出碳中和机票,旅客可自愿在航程最低价基础上加付10元,参与银航联合购买碳汇抵消飞行产生碳排放的行动。

全球气候变化关乎每一个人。开启“绿色减碳”的空中之旅,减少自身行程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新时尚。短短一个多月,首批5万张碳中和机票于去年底全部认购完成。

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在碳中和领域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数据显示,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以碳计约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相较于林业碳汇,蓝色碳汇具有更大的碳吸收速率、更高的储存密度以及更长的储存时间,“负排放”潜力巨大。

继2017年参与制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碳中和项目方案、在全国率先运用红树林海洋碳汇实施碳中和后,去年,金圆集团旗下的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连续推出了全国首个碳中和服务平台、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并与国内海洋碳汇领域的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开展海洋碳汇标准制定工作,陆续构建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渔业等海洋碳汇方法学体系,创新开展海洋碳汇交易。

为推动海洋要素市场的流动,培育蓝碳市场,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合作,在全国率先创新探索蓝碳金融,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专项用于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采购碳汇来抵消该行指定的碳排放,引导企业与个人客户践行碳减排。

去年9月,依据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等人开发的我国第一个红树林海洋碳汇方法学进行碳汇测算,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福建省首宗海洋碳汇交易——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项目。

今年1月1日,又正式完成连江县15000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交易项目。该项目通过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出具了核查报告,是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实现我国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领域零的突破。

作为以上两宗交易的购买方,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林建英表示,将积极探讨新领域、培育新市场,参与各类蓝碳交易,探索开展蓝碳金融,推动更多资金向气候投融资领域集聚。(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