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贤:后危机时代中国需探索环保新道路
中国能源网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主题晚餐会于5月7日晚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先生在晚餐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就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跟大家交换看法。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显现,时至今日,环境问题演变成多层次、多维度的世界问题。深刻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道路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生产方式问题和消费问题。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遭受了20世纪大萧条以来挑战,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努力探索新的政策和出路,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中,利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资金达2100多亿,加上支持自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资金3700亿,投资比例达到14.5%,发展绿色经济,实施履行新政,把环境保护推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浪尖。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后危机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以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是中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断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30年。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需要把握好方向和原则,从核心来看,必须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从价值取向上看,必须坚持环保为民的根本宗旨,持续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从实现的途径上看,主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江河湖泊尽量清晰。必须坚持特制机制的创新,尽早形成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需要攻坚系统的框架体系,制定与国家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逐渐完毕的管理体系,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需要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融合,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的历史。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需要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代的环保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核危机后环保工作为主线,为减排为抓手,为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主要污染物减排好于预期明显成效。2001到2009年,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3.14%。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2006年以来累计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够4400万吨,截至2009年底,我国装机容量占全部核电比重提高到了71%,城镇无水处理率提高到了72.3%,部分完成指标持续好转,与2005年相比,2009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浓度下降了24.6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方式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要有强大的结构,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提供这一强大的外力,而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更好的促进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作用,主要体现在先导、优化、助推、扩容和增值等方式,我们将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利用,以绿色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第二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源头控制两高一曾,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新建设。第三深度控制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度推进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力争污染物减排在实现既定目标基础上实现巨大的成果。第四健全完善环境法规政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收费改革,深化绿色环境经济政策。第五增强环境科技创新和可支撑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我们相信只要在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上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定能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融合,实现绿色发展的美好远景,谢谢大家。(来源:中国能源网)
回到顶部